除油絮凝剂是专为炼油污水、油田污水、机械加工、油漆喷涂等乳化油含量较高的废水处理剂,其通过破乳、絮凝和沉降过程,将水中的油分和悬浮物聚集成较大颗粒,从而便于分离和去除。
工作原理
1. 电荷中和与吸附架桥
除油絮凝剂通常含有阳离子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,能够与水中带有负电荷的悬浮颗粒和乳化油滴相互作用,降低颗粒表面的电势,使其失去稳定性。随后,絮凝剂通过吸附架桥作用,将这些颗粒和油滴聚集成较大的絮体,便于后续的沉降或过滤。
2. 破乳作用
除油絮凝剂能够破坏乳化液的稳定性,使乳化油滴逐渐聚结成较大的油滴,从而实现油水分离。这一过程主要通过降低界面张力和替换乳化剂来实现。
3. 凝聚与沉降
絮凝剂在水中形成较大的絮体后,通过重力沉降作用将油滴和悬浮物从水中分离出来。这种凝聚和沉降过程不仅提高了油水分离效率,还能显著降低水中的悬浮物含量。
4. 卷扫与网捕
除油絮凝剂形成的絮体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三维结构,能够卷扫或捕获水中的细小颗粒和油滴,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。
5. 适应性强
除油絮凝剂对水质的适应性较强,能够在较宽的pH范围内(如pH=5-12)发挥作用,尤其在pH=9左右时效果最佳。此外,它还可以与其他助剂(如阳离子聚丙烯酰胺)配合使用,进一步提高处理效率。
6. 高效除油
除油絮凝剂对乳化油含量较高的废水(如炼油污水、油田污水、机械加工废水等)具有显著的处理效果,除油率可达85%以上。
技术参数
外观 | 淡黄色至黄棕色液体 |
pH值(1%水溶液) | 2.0-6.0 |
固含量(≥%) | 20%-40% |
密度(20℃,g/cm³) | ≥1.14 |
适用pH范围 | 5-12 |
除油率 | 85%-95% |
包装规格 | 200公斤塑料桶或1100公斤吨桶 |
保质期 | 6-12个月 |
选型原则
- 高效除油:对乳化油、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有极强的吸附架桥能力,除油率可达85%-95%。
- 适应性强:适用于多种含油废水,如炼油污水、油田污水、机械加工废水、油漆喷涂废水等。
- 破乳能力强:快速破坏乳化液的稳定性,实现油水分离。
- 污泥量少:处理后污泥量仅为传统药剂的70%,便于后续处理。
- 环保性好:不含重金属,处理后水质符合环保要求。
产品形态
液体